来源:腾讯网 时间:2023-08-09 06:23:17
2017年,《战狼2》在暑期档大卖56亿,破了国产片的票房纪录。
一夜之间,吴京火向全国,他红到心里发慌,找师兄李连杰支招,李连杰给了他六个字:“夹着尾巴做人。”
(资料图)
这句话之后,吴京一路爆火,接下来六年越来越红。
后来吴京对媒体说:“并不是你的票房高,就水平高,不是的。”
2023年暑期档,国产片又跑出一匹出人意料的黑马。
如果说之前的《消失的她》爆红,还有陈思诚+悬疑这块金字招牌,那么这部中等成本现实题材影片的爆火,则彻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——
《孤注一掷》。
点映第二天,影片已经破了中国影史点映票房纪录。
正式提档上映的第一天,影片票房丝毫不怵,继续高歌猛进,在工作日飙到破亿,总票房轻松突破6.7亿。
而影片最出圈的演员,无疑是王传君。
光是王传君“拜佛”的名场面,就登上了热搜榜,抖音话题总播放量破10亿,成为了网友们争相模仿的对象。
王传君的演技,也早已得到了网友「盖章」。
面对“员工”,够横。面对警察,依旧嚣张。
唯有在儿子面前,会表现出片刻的温情。
一个戏份十几分钟的四番角色,却为了他赢得了满堂彩,他的出圈,就像对那些对番位有执念的流量明星最好的打脸。
看看他这一年的成绩。
从春节档的《无名》到暑期档的《孤注一掷》,他已经坐稳了演技派的位置。
有人或许不服,陆经理的角色出圈,不就是沾了反派角色容易出彩的光吗?
不是的。《我不是药神》中王传君的角色不是反派啊,不出彩吗?
我们常说,小火靠捧,大火靠命。
王传君能混娱乐圈,从来不是靠捧,甚至可以说,这种缺乏流量加持,不负责制造绯闻,不混圈子,甚至走红了连营销节奏都没有的演员,绝不受资本待见。
但有一种人,就是能用自己的才华打败资本,用实力给自己抬番。
当下的演艺圈,40岁以下这波男演员中,很难再找出第二个「王传君」。
如果我们注意观察,就会发现,王传君能成,其实是踩中了,中国文化中的三个隐性规则。
当演员,他惶惑过,那句被媒体断章取义的“100万”梗就出自此时,但当名利来了之后,他却选择了另一条不太一样的路。
到最后,他成了又一个娱乐圈出圈的“扫地僧”。
01、不“跟红顶白”
我们常说,“娱乐圈是个人精遍地的圈”,学会借势,学会跟红顶白,捧高踩低,才能上的快,上的猛。
可王传君为何在流量的风口处“主动隐身”?电影火了,他好像一条热搜都没买?
太不符合娱乐圈常理。
这看似不可理解,其实王传君是精准地踩中了中国文化中的第一条隐形规则。
用李连杰的话说,是“夹着尾巴做人”。
放到王传君的经历里,不跟风上,不但不跟别人的红,顶别人的白,连自己的红都不跟,这才是王传君。
王传君是上海人,上高中时无意中触电演了电影《西施眼》。
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,和陈赫、江疏影成了同学。
刚毕业时他和很多初入娱乐圈的年轻人一样,也曾尝试过一夜成名。
他参加过《加油!好男儿》的比赛,拿到过上海赛区4强、全国20强。
接着跟好男儿们一起演真人版《网球王子》。
除了在07年到08年演了点话剧,《红与黑》以及《阿尔法女郎》之外,20多岁的王传君大部分时候就在做一个“普通明星”会做的事:
演都市剧,到处找机会。
令他第一次出名的还是《爱情公寓》里的关谷神奇。
其实这部戏已经可以看出王传君的演技,很多观众真以为他是日本人,至少是有长期的旅日经历,但并没有。
王传君是凭演技把观众骗到了,当时弹幕就有观众说,爱情公寓所有演员中,王传君才是把唐氏表演法,发挥到极致。
这之后,他又一连拍摄了二、三、四部。
戏红了,但他和关谷神奇的形象也牢牢地锁定在了一起,不管走到哪里,大家都叫他关谷神奇。
这时王传君才感觉到了不对劲。他的戏路被锁定了。
可是仅仅从商业价值和流量来说,《爱情公寓》算是大IP,就算戏路被锁定,靠这部戏吃下去也是大多数演员会做的选择。
这些年我们看到过太多“一部戏吃一辈子”的例子了。
可是王传君却在2014年毅然辞演了《爱情公寓5》。
在世事练达的演艺圈,很多演员就算告别了一部戏,也会努力做到各方都高兴。
但王传君却公开说,“推翻掉关谷才有意义,我要进步,不然我很难有所突破。” “大家都觉得拍完《爱情公寓4》就应该结束了。因为已经合作不下去了。”
不给剧方面子也就算了吧。可王传君连观众的面子也敢不给——
“拍《爱情公寓》对我来说,只是一段经历而已,没有那么重要。关谷这个角色也是没办法,别人要求我一定要演成这样,跟傻子一样,观众还特容易喜欢这种装疯卖傻的角色。”
“观众还特容易喜欢这种装疯卖傻的角色。”这个规律,很多演员都了解,但只有王传君敢说出来。
我相信任何一个混演艺圈的都能理清,这个圈子背后的盘根错节。
跟红顶白,趋炎附势,自有其中的道理,能做到世事练达的,才能红得快,红得久。
但王传君偏不吃这套,与其留在娱乐圈,做一个靠一部戏吃遍天的“关谷”,不如走出舒适区,趟一下演技派这条难走的路。
回头想想,如果王传君当年没有告别爱情公寓,今天是否还会接到《孤注一掷》这样的严肃题材电影?
恐怕存疑,哪怕演技够用,片方也会有顾虑,怕观众会出戏。
如果把王传君的人生比作一盘棋的话,别人只能看到一步,他未必能看到三步,但却走出了正确的那一步。
无意中,走出爱情公寓那一刻,他已经对未来10年,做好了规划。
“下棋看三步,人生看十年”,不跟红顶白,却成全了自己。这也是他踩中的,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隐形规则。
02、敢“厚积薄发”
靠实力逐梦演艺圈,实际上是危机四伏。
我们现在从结果倒推,可以把一切归结于王传君的演技,努力,等等,好像成功是必然的。
但实力派的成功绝对不是必然的。
有太多实力派没有成功了。
厚积,未必能薄发,实力、运气、机缘,缺一不可。
王传君也曾经历漫长的等待。
2015年王传君曾经主演电视剧《大仙衙门》,16年成片后,他看不惯这部戏被这个行业求快节奏牺牲质量,从此不再接电视剧。
这是个太巨大的冒险。
本身当年就还存在电影和电视之间的歧视链,电视演员转型电影演员就很难。
何况王传君还是情景喜剧出身的,不接电视剧,八成要喝西北风。
果然,他真就11个月都没有接到工作。
这期间他母亲又得了重病,王传君就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妈妈。
2016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。
母亲因病去世了,他最好的朋友乔任梁也离开了人世,重重打击,反倒促使王传君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人生。
也是这期间,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梗:“王传君卡上有一百万还心慌”。
但这根本是断章取义。
让我们看一下他的原话——他说查了银行卡里的余额,还有一百多万。“还够用。当时很慌,又想当导演又想当编剧,什么都想干,但都没什么成果。”……有一天和来上课的导演聊天。上完课一起往外走,路上导演漫不经心说,你们演员一部戏都有50万了吧?是不是够你用一整年还转弯?”
“这话到我灵魂里去了。我想想我高中同学,做普通工作,一年15万,有孩子有房子,还能一年出国旅游两次。我觉得他们才是正常的生活,我们这个圈子太不正常了,是变态的心理。”
所以王传君的原意应该是,失业的11个月,卡里还有100万,但让他心慌的不是卡里还有100万,而是觉得什么事都没干成,而且他很快就发现是自己的想法不对。
这之后王传君就彻底放下了名利圈的游戏规则。甚至可以说是退出了娱乐圈。
卖掉自己的车和房,带着所有钱去深造、行走世界,锤炼演技。
在这期间他看了很多大师的作品,每一部都看很多遍,慢慢的发现了很多以前自己从未注意过的细节。
此时的他开始顿悟,“作为一个演员,如果你能把人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捞出来,那你就赢了。”
也是这一年,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上映。
选角时,王传君用很糙的自拍赢得了导演的认可,获得了马仔的角色。
正是这个角色,让他的演技,真正被看到。
角色戏份不多,但观众记住了,还有很多人惊叹于“这居然是王传君”。
毕竟,当他用一口标准的上海话讲着荤段子,做着杀人的活,平静的淡漠中又带着浓浓的市井气息,简直是坏到骨子里。
这部戏刚让他的事业有点起色,隔两天他就怼了王家卫的新片,一下子又被网友吐槽自毁前程。
但事实是王传君真的慢慢地变成了另一个人,有了另一种表情。
作为演员他开始脱胎换骨。
《我不是药神》本来王传君在失去亲人的情绪低谷期,不想接,但看了剧本,他决意把痛苦化作表演。
王传君扮演的病人吕受益,用导演的话来说,呈现出了一种“反方向的虚弱”,足够高、足够怂。
怂就是怕死,是求生欲,王传君演的这个病人因为孩子刚刚出生,比别人更拼命地想活。
为了让自己迅速暴瘦,王传君每天跳跳绳8000下,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暴瘦20斤。
为了表现一个病人对食物的渴求,他一场戏吃了44个包子5碗面,吐了3次。
为了将人物病情恶化、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状态演得更逼真,王传君两天两夜没睡觉,镜头里的他确实虚弱不堪。
能做到这一步, “关谷神奇”才算是彻底被观众抛之脑后,站在大众面前的,只有王传君和他的角色。
演技是最好的敲门砖,这之后合作巩俐、张颂文的《兰心大剧院》、再次合作文牧野的《奇迹·笨小孩》、再次合作程耳的《无名》等电影接连就来了。
虽是配角,但每一个配角他都演出了独特的味道。
接连跟大导演合作也让他在电影圈彻底站住了脚,虽然直来直去的性格给人的印象是不太好搞的那种,但跟他合作一次的大导演都会继续找他演,这其实是他好合作的另一种证明。
真正有料的导演,会喜欢这种对角色自带挑战的演员。
这期间王传君也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:没有主角光环,那就专攻一些小人物。
《孤注一掷》之前,观众已经认可他是演技派,要脱颖而出,只需要一部戏而已。
“厚积薄发”,这也是他踩中的,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隐形规则。
该红的,迟早会红。
03 有文化,懂人性,没人设
演员拼到最后,拼的都是文化。
这句话,演艺圈已经很久没人在意了。
演员在古代叫伶人。
封建社会,他们地位很低,文化素养却要求很高。
能留下名字的,身上都有点东西。也因为当年他们是下九流,要和平民百姓打交道,也要讨好达官贵人,人面情面场面,碗碗面都得吃,所以也是最通世事人心的一群人。
“演员要有文化、通人性”,这是被写进中国文化隐形规则的历史脉络里的。
建国后,演员统称为文艺工作者,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表演艺术家。
一度,提高文化素养是进入演员行业的基础。
比如87版《红楼梦》,演员要提前半年研读红楼梦、听红学专家授课,学习书中人物的言谈举止;
94版《三国演义》,鲍国安为了演好曹操,干脆在期刊发表了论文。
经典不是那么容易来的。
巩俐拍《秋菊打官司》的时候已经是国际明星,照样要去农村体验生活,放现在导演敢对顶流提这种要求,立刻会被顶流的经纪人抗议换掉。
可是这些年,随着流量法则横行娱乐圈, “演员有文化”早就不重要了,只要长得好看,就有粉丝鼓掌。
没演技有破碎感,没文化有人设,没拍戏有替身。
乱象之下,流量就是顶流的通行证。
王传君的出圈,却把这条隐形规则重新放到了台面上,掷地有声。
他一早就已经把做明星的那套抛在脑后。
曾经有观众说他留胡子不修边幅怎么拍《爱5》,会毁了关谷,他回:“关我屁事。”
2016年9月,王传君在好男儿里认识的好友乔任梁去世,当时他在纽约,隔了几天才发了一段,说总会再见。
看多了王传君的日常,很容易发现他跟其他同龄的明星不一样——他没有人设这种东西。
给观众看到的王传君什么样,实际上就是什么样。
当一个明星去除了人设,他作为演员的质感,就出来了。
《孤注一掷》里,王传君成功演出一种东南亚气质,让观众们很容易代入剧情。
陆经理手段强硬,杀伐果断,但表面是“笑面虎”,有手下的阿才当打手,他就可以时常唱白脸。
带“新员工”了解工厂,介绍“正提反脱风火除谣”的是他。
新人被毒打,上去微笑安抚的是他,“不是我们坏,是他们贪。”
早会上举着大喇叭各种口号喊得震天响,笑容满面喊开工的是他。
把堆成山的美元当成奖品给“员工”玩筷子夹钱游戏,假装大方的是他。
但那个嚣张跋扈、草菅人命,杀人拜佛,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的,也是他。
很多观众在陆总让金晨演的安娜跪下的时候,紧张到不敢看。
因为那种暴虐的恐怖感,隔着荧幕都溢出来。
但还是这位变脸不断的陆总。
在被捕的时刻,对背叛他的阿才说,“我不怪你,你快去把监控删了,不然老板不会放过你”,还掐着潘生的脖子求对方帮忙照看自己的孩子。
“我不信警察,就信你。这里面的人里,你判得最轻。”
他知道自己难逃一死,最后想要保的,是女儿的命。
这就是人性。
王传君演出了人性,就让这个人物刺到了观众心里。
在我看来,王传君这一刻的演技,甚至超过了大火的“拜佛名场面”。
一个人把时间用在哪里,回报就在哪里。
官方放出的花絮里,导演说王传君不管有没有他自己的戏,休息日也会早早来到拍摄现场,他说他要看到其他演员的诠释,然后再去设计,怎么跟他们做对手。
好戏,果然不是白来的。
很多每天晃在屏幕上的顶流其实并没有演员脸,他们是漂亮的有流量的,但永远都是自己,那张脸只能代表自己,而不代表人间。
我曾经以为演员脸是天生的,是不是那块料一早就决定了。
但王传君的经历让我我发现这和选择有关。选择成为什么样的演员,经历和岁月,会在脸上显现出来。
人生每一步,都不是白走的。
王传君作为实力派演员的起步,其实比较晚,但他比别人走过更远的路,这些经历都积累成财富,最后反哺了他的表演。
“纯粹”的路看起来理想、美好、脱俗,但意味着不知道流量在哪里,不知道星途在哪里,要割舍近在眼前的利益,是很难的。
勇于离开安全区的人真的厉害。
到最后,“不跟红顶白、厚积薄发、演员要有文化懂人性”这些隐形规则,也照亮了王传君作为演员的另一条大路。
演艺圈会因此改变吗?肯定不会,流量还是主流。没多少人会那么傻。
但王传君真正的好戏,应该才刚刚开始。
标签:
上一篇:教鸟说话的录音器_教鸟说话录音
下一篇:最后一页
“少年航天科普特训营”举行,VR空间站引关注